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民政信息公开 > 社会救助信息

中文博彩平台民政局关于印发《中文博彩平台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6-11 07:09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街道、管委会):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领导关于做好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指示要求,切实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作风建设,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民政局决定在全民政系统组织开展农村低保中的腐败、作风等问题专项治理。现将《中文博彩平台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地实际抓好落实。

 

 

                           中文博彩平台民政局

                          2018年6月4日

 

 

 

 

中文博彩平台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央纪委、民政部、省关于做好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民政关于印发《全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要求,中文博彩平台民政定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腐败作风和机制问题专项治理(以下简称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骗保”、“瞒保等问题,坚决查处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梳理完善事关低保治理工作的机制体制,治理“庸懒散”,提升执行力,以严格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为保证,以规范的长效机制为手段,实现农村低保风清气正、运转协调、勇于担当的治理格局,切实发挥农村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治理重点

    (一)腐败问题。以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低保经办人员近亲属违规享受低保为重点,严肃查处农村低保中的“人情保”“关系保”骗保”、“瞒保问题。严厉惩治村(居)委会干部在农村低保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虚报冒领、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问题。

    (二)作风问题。农村低保工作中“四个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措施不精准、腐败和问题多发、工作作风不扎实为重点,坚决纠正审核审批时间长“程序不规范”审核公示及民主评议流于形式等问题,坚决扭转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不良风气。认真整改农村低保工作中村(居)会干部敷衍失职、不敢担当,对群众申请推诿、刁难、吃拿卡要,镇级逢进必核工作落实不到位审核效率低下等问题。认真纠正低保动态管理不规范,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日常监督不深入、不持久、应保尽保,应退则退不彻底等问题。

    (三)机制问题。以主动发现机制不健全、群众申请低保的便捷度不够、低保工作主动服务能力不足、“最后一公里”不够畅通为重点,坚决纠正“错保”“漏保”等不准、不全、不细问题。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排查存在的突出问题:低保政策与支出型贫困群众需求不相适应,导致部分存在实际困难的群众得不到救助;主动发现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个别不能自主申请的困难群众漏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导致部门信息共享不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不能有效发挥合力;学习贯彻6号文不深入,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等。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6月)

1.制定方案。民政根据上级相关部署,针对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腐败作风和机制问题,研究制定中文博彩平台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印发各(街道、管委会)。各(街、管委会)根据方案和当地实际,制定专项治理具体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分阶段逐项列出任务安排,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并于615日前将方案上报县民政局备案。

2.召开会议。民政局召开会议,结合民政部、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部署安排(街道、管委会)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街道、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周密布置、全面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

    (二)专项治理阶段(11月25日前)

1.全面排查。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一是排查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腐败问题。县、(街道、管委会)民政部门通过网站、张贴公告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布社会救助投诉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问题线索统计台账,受理群众关于农村低保经办中的腐败问题投诉举报排查村(居)委会干部将低保作为一种特权优亲厚友作为拉选票交换的筹码或当作“维稳”的解决办法二是排查工作作风问题。全面排查农村低保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审核流于形式,部分镇级民政部门新增没有入户核查,只凭村提供的材料就上报,完全依赖县一级,即便入户核查及时不细致详实。公示内容形式不规范,走过场;信息化核对不及时;动态管理不到位(包括已故人员领低保、享受社保待遇超出标准及家庭收入超出标准低保对象等应退未退),村(居)委会履行主动发现职责不落实或知情不报瞒报或审核审批配合不到位等情况,做“老好人”单独将老人纳入低保(“老人保”),协助瞒报赡养义务人三是排查了解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全面排查掌握所有农村低保在保对象和近一年来曾提交申请但未审批通过的家庭、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家庭、不能自主申请的困难群众,切实掌握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做到“应保尽保”四是排查农村低保与扶贫衔接情况。会同扶贫等相关部门组织力量,重点排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且没有纳入低保的家庭,摸清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底数。排查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使用情况。排查仍未使用系统审核审批、数据更新不及时、实际发放名册与系统数据有差异、不经过信息化核对审批低保、排查在保对象过系统复核情况等问题全方位多途径复查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查抽查等,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骗保”、“瞒保以及违反规定程序行政性纳入低保等问题。

2.立行立改(街道、管委会)要结合排查掌握的情况,对照省、市、县级民政部门有关要求,对照问题整改台账,逐项整改,逐个销号。政策已经明确的事项,在核查当中,一经发现,要立行立改。一是严厉惩治农村低保违法违纪问题。对于乡镇(街道)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县民政局要向纪委反映、移交,由纪检机关及时查处。加强政策宣传,启动“阳光低保暖万家”宣传活动。各地要采取接地气、群众易接受的方式,走村入户宣传低保政策,利用网络平台让政策家喻户晓,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家中。开展“三治一提”行动。以态度坚决、领会深刻、行动迅速、贯彻有力、规范有序为标准,以解决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治理庸等作风问题,提升执行力四是夯实能力建设。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责任的通知》(粤府办20186)精神,夯实县、镇、村三级在低保工作中的责任,建立责任跟踪机制,每年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发挥乡镇(街道、管委会)干部挂钩联系村(居)和驻村干部作用,及时收集掌握辖区内居民生活困难等情况信息,沉下去,走街串巷,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往准里办、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把握低保申请受理、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动态管理、近亲属备案等关键环节,对照现有低保档案材料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低保档案材料,纠正张冠李戴、逻辑关系存在矛盾的问题,将每年入户核查表附在档案,做到“步步有痕迹、环环能倒查”。六是加大信息化核对力度。对全申请对象和已纳入低保的对象进行全覆盖式核对,新申请家庭必须在核对系统中审核审批。对于已办理完纸质审批手续但仍未经过核对流程进入系统的救助对象,须重新采集申请材料和授权书,通过核对系统进行审核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重新纳入,对不符合的及时清理。对于已退出低保或系统自动复核出现预警的对象,要在系统中及时清退,有必要时对预警信息入户核查,对银行存款超标的要求低保户提供当前银行6个月流水明细乡镇(街道,管委会)要实时更新,严格按照系统名册进行资金发放,使实际低保资金发放、系统发放名册、计财台账等三方面数据保持一一对应。七是推广运用“互联网+监督”。民政在网站、村(居)务公开栏公开低保对象姓名(未成年人、艾滋病患者等个人信息需保密的对象除外)、居住村(居)委会、发放低保金额等信息,各地根据动态管理情况及时更新,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完善提升阶段(持续进行)

1.及时上报情况。建立定期上报制度,从6月起实行一月一报,每月5日上报前一个月的专项治理情况,包括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县民政局将对全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2018年11月20日前,各(街道,管委会)提交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并由民政局汇总上报市局

2.加强督导检查。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民政领导小组将开展农村低保腐败作风机制存在问题的项督,重点督查群众投诉举报问题较多、因作风不实被媒体曝光、治理进展滞后的乡镇近期市纪委发改局纪检组牵头联合市民政局、县纪委驻部门纪检组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和乡镇敬老院专项整治成效交叉督查。成立相应督导组,督促各镇(街道、管委会)认真深入细致地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督促各地针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

3.健全长效机制针对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排查发现的问题,镇(街道、管委会)要建立健全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属于政策设计与困难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的,按权限由县级民政局汇总上报上级民政部门针对政策覆盖面窄、“只看收入不看支出”等问题,省民政厅将修订《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建立低保对象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创新低保对象核对认定方式,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救助范围。落实《民政部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精神,完善保障措施,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纳入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各镇(街、管委会)认真抓好整改深化工作,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存在作风问题的,要抓紧整改落实;基层经办服务能力保障不足的,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力求得到有效解决。

4.开展社会救助信息化培训开展县、镇(街道、管委会)负责核对系统操作人员培训,提升安全登陆、信息化审批、资金发放、复核预警和统计分析等功能效应;强化部门数据共享效率,提升网上办事服务水平,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确保精准认定、高效救助、合力共治。

四、有关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民政成立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社会救助工作的副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救灾救助。各镇(街道、管委会)要逐级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县民政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主要责任人,社会救助长为直接责任人;乡镇(街道、管委会)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民政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各地收到方案后,要第一时间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全面开展治理。在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完成后仍发现问题的乡镇,应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工作重视不够,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影响或损失的,提请当地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失职渎职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提升治理行动方案的精准性。要突出工作重点,对照规范管理要求,严格检查,严肃查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骗保”、“瞒保等违规违纪问题。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找准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风险点、薄弱点和监管盲区,切实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规范管理。

()加大查处力度,严肃问责。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对“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腐败和违纪问题多发、工作作风不扎实的镇、村,严肃问责。对于重点问题线索、媒体曝光或领导批示的重大违规案件,民政将开展专案督办,跟踪查处结果。6月份起,镇(街道、管委会)按月收集、整理本辖区的典型案例并及时向民政局报告,由民政局汇总上报市局。及时通报曝光本地农村低保等扶贫领域违法违纪违规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压力传导,提升县乡两级低保经办人员特别是村(居)委会干部的“高压线意识”,促进责任落实。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