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回应关切 > 政策解读

解读《惠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2016-03-29 08:16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来源:惠州日报

  拟建73座地震速报与预警台站
  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日前从市地震局了解到,《惠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已完成编制,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公示时间为3月16日~4月15日。社会各界如对《规划》有意见建议,可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向市地震局反映。
  邀请专家对《规划》进行专项论证评审
  据介绍,我市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地层岩性多样,以花岗岩、砂岩和灰岩为主,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发育。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主要有罗浮山断裂、紫金-中文博彩平台断裂、莲花山断裂带、滨海断裂带和惠州断裂。
  “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市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相对活跃中段,受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威胁。因此,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市地震局局长赵旋介绍。为此,该局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紧紧围绕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重点工作,十分注重省、市、县(区)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的衔接;自去年3月开始,经过调研、起草、内部讨论和征求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意见等步骤,数易其稿,尔后上报省地震局审核把关,并且专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规划》进行专项评审。
  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现代防震减灾治理体系
  《规划》对“十三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总体目标,即实现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效能及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和意识显著提高,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现代防震减灾治理体系,提供惠及全民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对“十三五”工作分别从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加强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等七大项目进行详细部署,并将其细化成21项建设内容,形成主要工作一览表。
  记者看到,《规划》对部分项目提出了具体量化目标。在地震监(观)测体系工程方面,将重点完成73座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惠州市台站选址、地震监测台网优化改造、建设地震监测(预警)中心等。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防工程项目惠州市台站建设方面,将新建2座基准台、14座基本台和57座一般台;在对1990年前建筑物抗震性能排查和鉴定方面,覆盖面积从原来的100平方公里(一期)扩大至200平方公里。
  “十二五”设置16个小型应急避护场所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以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为目标,全市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在地震监测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市新建8座地震预警台、4处地震群测群防宏观观测点,新增市田家炳中学地震前兆数字观测站深孔地磁测项。在灾害预防方面,完成市中心区(二期)130平方公里地震小区划工程,开展市中心城区震害预测、淡水-多祝断裂探测及其危险性评价等多项重要工作。在应急救援方面,建设了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开展或指导近百场(次)地震应急演练,在部分社区和学校设置了16个小型应急避护场所。


  记者游璇钰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政策规范/解读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