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府办〔2016〕27号
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各单位:
《中文博彩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业经十五届县政府9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迳向县行政服务中心反映。
中文博彩平台办公室
2016年10月17日
中文博彩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1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粤府办明电﹝2016﹞43号)、《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2016﹞12号)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我县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升群众满意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依托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创新政府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建立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网上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管住管好政府服务的进出两端。按照“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的理念,全面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以及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
二、主要内容
(一)推行政府服务标准化。
1.统一业务标准。
(1)统一事项标准。梳理全县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清单,完成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全面梳理和公开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照应进尽进的原则进驻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清晰的公共服务。(权责清单公布由县编办牵头,涉及的许可部门为责任主体;服务事项清单的梳理审核由县改革办牵头,涉及的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进驻实体和网上办事大厅的所有服务事项必须按要求录入网上办事大厅服务支撑平台,2016年9月底前完成。)
(2)统一申办标准。制定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统一申办受理标准。在申办环节重点规范受理范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内容,依法科学合理减少申请材料,消除模糊语言、兜底条款,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的指引。在受理环节重点明确受理条件及其裁量标准,压减自由裁量空间,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的次数。在办理环节重点明确办理的程序环节、裁量标准、办结时限等问题。(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工作由县编办牵头,涉及的许可部门为责任主体;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由县直机关工委牵头,涉及的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9月底前完成)
(3)统一联办机制。在网上办事大厅现有公共申办审批系统的基础上,以一网式服务为主,拓展完善建设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原则上各部门必须统一在中文博彩平台综合政务服务系统平台上开展审批服务工作,使用国家、省、市审批系统的要实行无缝对接,并设定便捷的审查技术手段和时限提醒功能,变多网受理为一网受理。(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9月底前完成。)
2.统一服务模式。
(1)推进Ο2Ο融合。推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融合,统一线下线上申办流转平台。建设网上网下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将实体办事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的申请统一由综合服务窗口在网上统一申办平台受理初审后,流转到中文博彩平台综合政务服务系统平台的各部门审批模块进行审批服务,建立网上预审和“信任在先、审核在后”的网上办事制度,审批结果统一由申办流转平台反馈申请人。(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配合,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全年工作。)
(2)统一“受审分离”服务模式。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政务服务方式改革,完善“一站式”服务,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群众办事即来即办、立等可取的做法,由综合服务窗口当场出具审批结果。(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编办、县直机关工委、县改革办配合,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全年工作)
(3)统一咨询导办服务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网上办事大厅的办事导航进行功能拓展和界面创新,按照主题分类清晰直观划分专栏,并提供PC端、手机端及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为群众提供全程在线咨询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在实体办事大厅设置综合咨询服务窗口,建立前期导办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完整清晰的服务指引。(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11月底前完成)
(4)统一操作规范。根据市统一编印的《惠州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操作手册》,统一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操作规范,在服务大厅建设、综合服务窗口建设、“一门式一网式”服务事项介入、跨部门跨层级联审联办机制、“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数据统筹、综合服务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以及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9月底前完成)
3.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
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县编办、县改革办、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全年工作)
(二)推行政务服务“一窗通办”。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门在基层”的理念,不断深化我县“三集中、三到位、三分离”政务服务方式改革,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实体办事大厅分类建设综合服务窗口,科学划分服务主题,将企业设立、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工程建设等相近或相关的事项,或者相同行业、领域内的事项,整合集中到同类综合服务窗口,实现政务服务“一窗通办”。
1.统一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县级行政(公共)服务中心根据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科学划分服务主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目前社会服务中心实体办事大厅划分主题,并对部门的办事窗口进行分类改造,整合集中到对应的同类综合服务窗口,各窗口服务人员按“首问负责制”和综合服务原则,受理本综合服务窗口的所有事项,分批逐步实行“一窗通办”。
(1)分设法人事项综合服务窗口。①将涉及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相近或相关的服务事项整合集中到县社会服务中心大楼E厅,设立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和税务综合服务窗口;②将涉及投资项目立项、审查、建设、验收等相近或相关的服务事项整合集中到县社会服务中心大楼D厅,相应设立投资项目立项、审查、建设、验收综合服务窗口。创新审批方式,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查、联合验收。
(2)分设自然人事项综合服务窗口。①将婚姻登记事项整合集中到县社会服务中心大楼A厅,设立婚姻登记综合服务窗口;②将涉及民政、老龄、残联、人社等服务事项办理窗口整合成民政、老龄、残联、人社业务综合服务窗口,将社保服务窗口全部改造成社保业务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到县社会服务中心大楼B厅;③将公安出入境服务事项办理窗口改造成公安出入境业务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到县社会服务中心大楼C厅。
(3)分设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窗口。
各部门在社会服务中心大厅设立的办事窗口全部整合成综合服务窗口,所有综合服务窗口不再按办事事项划分,实行“一窗通办”。
在学习佛山市自然人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一门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经验基础上,各镇要将镇属部门分设在镇公共服务中心实体办事大厅的办事窗口全部整合为综合服务窗口。直管部门站所要按“应进必进”的原则进驻镇公共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村公共服务站办事窗口不再分类,实行村级办理(代办)事项“一窗通办”。
(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各镇政府(管委会)、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10月底实现部门或专业大厅“一窗通办”; 2016年12月底实现综合大厅“一窗通办”。)
2.统一调配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综合服务窗口的人员通过各部门原有窗口服务人员就地转化、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解决。综合服务窗口服务人员统一由县行政服务中心培训、考核、调配、管理。(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11月底前完成)
3.统一“一窗通办”服务方式。按照服务主题,对纳入各综合服务窗口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统一咨询答复、统一接件受理、统一办件流转、统一收费发证、统一跟踪监督等通办服务。综合服务窗口对材料是否齐全、材料格式是否规范、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是否无误等内容按部门提供的标准进行初审,对业务部门办结的办件统一进行收费和发件,对接受的现场咨询按“首问负责制”进行答复,对专业性强、情况复杂的咨询可转交业务主管部门答复。(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11月底前完成)
4.统一服务形象。统一政府服务形象标识系统,在各级行政(公共)服务中心(站)、网上办事大厅、政府热线、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种政府服务场所统一使用政府服务形象标识系统,方便办事群众“找政府”,打造政府服务形象。(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三)推行政府服务“一网通办”。
1.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根据省、市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的安排,扩展完善建设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优化便捷的审查技术手段和时限提醒功能,实现一网受理、分类审批、限时办理。以事项为主题导向,在网上办事大厅整合简化优化法人、自然人相关许可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实施前台多事项一表式申办受理,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流转到后台多部门一站式并联办理的模式。(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9月底前按照省、市的要求完成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的建设)
2.统一建设“证照管理库”。按照省、市的标准规范和建设要求,建设全县统一的“证照管理库”,分批分步完成历史证照电子化,形成全县证照库。梳理和编制居民个人证照目录,建设电子证照库,推进以居民身份证号作为个人享受公共服务、证照、材料等事项的统一唯一标识号码,构建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逐步形成网上办事大厅、实体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多形式相结合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实现群众网上办事多种渠道、一次认证、无缝切换,大幅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实现群众办事可一号申办,历史数据可重复利用,从源头上避免重复提交材料、证明、证件等,杜绝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现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四)推行政府服务“一端通办”。
建设推广自助办事终端,联通网上办事最后一公里,通过居民身份证与终端服务卡实名绑定,实现凭居民身份证可在全县任何自助终端跨区域咨询、查询、缴费、打证、办证。
1.推广自助办事终端。借鉴银行ATM机服务模式,选择部分简单且需求量大的个人事项,优化服务界面和办事流程,逐步实现网上全程自助服务。统一全县自助办事终端的服务功能和运营机制,联通自助办事终端与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数据,实现办事群众凭居民身份证可在全县任何一台终端机自助通办。在县社会服务中心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各类网上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如公安出入境办证一体机、自助照相机、自助税票打印机等集中进入24小时自助服务区,同时,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和综合审批服务系统平台,拓展镇村自助服务功能,将自助办事终端延伸到镇村公共服务中心(站),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助服务。(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2016年12月底前完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
2.建设推广手机移动办事终端。开设手机版网上办事大厅和公众微信号,实现手机预约、服务大厅导航、办事指南和办事进度查询、缴费支付、服务评价等功能,按照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选择部分事项推行无纸化办事。(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配合。2016年12月底前完成移动APP开发建设。)
(五)推行政府服务“一号通办”。
配合市改造拓展12345平台服务功能,以12345平台为依托,打破业务和技术壁垒,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功能划分,整合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咨询、诉求、投诉、举报、建议的服务渠道,将不同业务的电话处理系统纳入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并做好相关受理人员(话务员)的培训、分工、管理。(县信访局牵头、一号通接入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六)推广政务服务大数据共享体系。
整合各级、各部门现有信息化资源,整合网络问政、网络行政、网络监督等功能,按照“统一入口、统一出口、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监督”的运行机制,打破行政藩篱和信息孤岛,形成政府服务的大平台、大数据。
惠州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局牵头统筹建设,按照市的要求,配合做好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切实做好数据对接工作。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归类、储存、维护、使用机制,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打通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电子证照等系统,实现各系统、各环节、各时段行政许可和服务数据互联互通,促进部门服务相互衔接,推动市、县(区)共享交换体系建设,为政务数据资源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交换和共享提供有力支撑,变“群众奔波”为信息服务,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各相关部门配合。2016年下半年启动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和对接)
(七)进一步巩固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
夯实、巩固现有的平台基础,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提高平台操作员的服务水平,确保平台正常、高效运转,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群众办事不出村”的“一网式”办理、“一门式”服务。(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牵头,各镇、各相关单位为责任主体。2016年全年工作)
(八)强化政府服务效能监督。
在大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线行政效能监察和问责机制,尽快将相关功能纳入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对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进行在线监督和即时绩效评估。
1.推动网上办事大厅统一受理平台与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加强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办、受理环节的实时监控。对擅自增加或改变申请材料、违规设置办理条件等行为,进行红牌警告、强制停止实施;实施办事工作日制度,对即将超时办理的事项,进行实时预警和黄牌警告,及时提醒相关单位加快办理;对超时未办的事项进行红牌警告和督办;对同一事项要求群众多次申办、反复提供材料的,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监察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编办、县直机关工委、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2016年11月底前完成)
2. 建立健全政府服务评价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投诉举报机制。建立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的办事记录与督查机制,确保所有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管。健全政务服务信息公开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公众需求与管理规范相结合,建立政务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测评,从政务公开、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创新等方面,评价各级、各部门的政务服务水平,推动各部门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的即办率、标准化率、电子化率、综合办理率、网上办理率、联合办理率。对各地各部门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情况开展绩效评估,定期发布考核评估结果,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县监察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行政服务中心配合。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三、保障机制
(一)领导协调机制。成立中文博彩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县的改革工作,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卢伟航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段致辉,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关文华,副县长李林同志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下设八个专责工作组,负责“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各镇政府(管委会)、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的领导,将其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日程抓紧推进。
(二)分工负责机制。各镇政府(管委会)、各单位要按照《关于成立中文博彩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博委办发电〔2016〕58号)要求和本方案的分工安排,落实好各自的工作职责,要安排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人员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要顾全大局,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派出精干人员参加各专责小组的工作。
(三)资金保障机制。财政部门要按照改革工作需要,统筹安排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各项建设费用和工作经费,要加强对相关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的审核监督。
(四)督促检查机制。检查督导组要按照本方案的工作部署和职责分工,加强对各专责小组、各单位、各镇政府(管委会)推进改革措施落实、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进行约谈和督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1.中文博彩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任务
分解表
2.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3.相关名词解释
附件1:
中文博彩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任务分解表 | ||||||
序号 | 工作任务 | 工作内容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责任主体 | 完成时限 |
1 | 统一事项标准 | 全面梳理和公开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标准化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并按要求全部录入网上办事大厅支撑平台。 | 县编办、县改革办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9月底前 | |
2 | 统一申办标准 | 制定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统一申办受理标准,明确申办环节、受理环节和办理环节的内容、标准。 | 县编办、县直机关工委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9月底前 | |
3 | 统一联办机制 | 各部门必须统一在中文博彩平台行政审批系统平台上开展审批服务工作,使用国家、省、市审批系统的要实行无缝对接,并设定便捷的审查技术手段和时限提醒功能,变多网受理为一网受理。 | 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9月底前 | |
4 | 推进O2O融合 | 将实体办事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的申请统一由综合服务窗口在网上统一申办平台登记受理,流转到各部门审批系统进行审批服务 | 县发改局 | 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全年 |
5 | 统一“受审分离”服务模式 | 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探索群众办事即来即办、立等可取的做法,由综合服务窗口当场出具审批结果 | 县行政服务中心 | 县编办、县直机关工委、县改革办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全年 |
6 | 统一咨询导办服务模式 | 对网上办事大厅的办事导航进行功能拓展和界面创新,按照主题分类清晰直观划分专栏,并提供PC端、手机端及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为群众提供全程在线咨询服务。在实体办事大厅设置综合咨询服务窗口,建立前期导办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完整清晰的服务指引。 | 县发改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11月底前 | |
7 | 统一操作规范 | 在服务大厅建设、综合服务窗口建设、“一门式一网式”服务事项介入、跨部门跨层级联审联办机制、“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数据统筹、综合服务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 | 县发改局 | 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9月底前 | |
8 | 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 | 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 | 县编办、县改革办、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全年工作 | |
9 | 统一设置综合服务窗口 | 对目前社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科学划分服务主题,办事窗口分类改造整合集中到对应的综合服务窗口,分批逐步实行“一窗通办”。主要分设法人事项综合服务窗口、自然人事项综合服务窗口、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窗口;各镇将实体办事大厅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全部整合为综合窗口,直管部门站所要按“应进必进”的原则进驻镇公共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村公共服务站办事窗口不再分类,实行村级办理(代办)事项“一窗通办。 | 县行政服务中心 | 各镇(管委会),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10月底实现部门或专业大厅“一窗通办”; 2016年12月底实现综合大厅“一窗通办” | |
10 | 统一调配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 | 综合服务窗口的人员通过各部门原有窗口服务人员就地转化、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解决。综合服务窗口服务人员统一由县行政服务中心培训、考核、调配、管理。 | 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11月底前 | |
11 | 统一“一窗通办”服务方式 | 各综合服务岗位不分行业部门,对纳入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统一咨询答复、统一接件受理、统一办件流转、统一收费发证、统一跟踪监督等通办服务。 | 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11月底前 | |
12 | 统一服务形象 | 统一政府服务形象标识系统,在各级行政(公共)服务中心(站)、网上办事大厅、政府热线、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种政府服务场所统一使用政府服务形象标识系统 | 县行政服务中心 | 2016年12月底前 | ||
13 | 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 | 扩展完善建设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一网受理、分类审批、限时办理。以事项为主题导向,在网上办事大厅整合简化优化法人、自然人相关许可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实施前台多事项一表式申办受理,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流转到后台多部门一站式并联办理的模式。 | 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9月底前按照省、市的要求完成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的建设 | |
14 | 统一建设“证照管理库” | 按照省、市的标准规范和建设要求,建设全县统一的“证照管理库”,分批分步完成历史证照电子化,形成全县证照库 | 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2016年12月底前 | ||
15 | 推广自助办事终端 | 建设推广自助办事终端,打通网上办事最后一公里,逐步形成“网上办事大厅为主,自助终端办事为辅,实体大厅办事为补”的服务格局。在县社会服务中心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 | 县行政服务中心 | 各相关部门 |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 | |
16 | 建设推广手机移动办事终端 | 开设手机版网上办事大厅和公众微信号,实现手机预约、服务大厅导航、办事指南和办事进度查询、缴费支付、服务评价等功能,按照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选择部分事项实现无纸化办事。 | 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移动APP开发建设 | |
17 | 推行政府服务“一号通办” | 配合市改造拓展12345平台服务功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功能划分,整合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咨询、诉求、投诉、举报、建议的服务渠道,将不同业务的电话处理系统纳入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并做好相关受理人员(话务员)的培训、分工、管理。 | 县信访局 | 一号通接入单位 | 2016年12月底前 | |
18 | 推广政务服务大数据共享体系 | 按照市的要求,配合做好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库的建设,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切实做好数据对接工作。 | 县科工信局、县发改局 | 县行政服务中心、个相关部门 | 2016年下半年启动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和对接 | |
19 | 进一步巩固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 | 夯实、巩固现有的平台基础,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提高平台操作员的服务水平,确保平台正常、高效运转。 | 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 | 各镇(管委会)、各相关部门 | 2016年全年 | |
20 | 推动网上办事大厅统一受理平台与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 | 加强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申办、受理环节的实时监控。 | 县发改局、县监察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县编办、县直机关工委、县科工信局 | 2016年11月底前 | |
21 | 建立健全政府服务评价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投诉举报机制 | 建立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的办事记录与督查机制,确保所有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管。健全政务服务信息公开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县监察局 | 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行政服务中心 | 2016年12月底前 |
附件2:
涉及的许可和服务单位
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教育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和林业局、县商务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统计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人防办、县外事侨务局、县残联、县交警大队、县档案局、县公用事业管理局、县环卫局、县农机局、县畜牧兽医局、县粮食局、县房产管理局、县城监大队、县气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消防大队、县社保基金管理中文博彩平台分局、县公路局、县信访局
附件3:
相关名词解释
“三集中”指的是将原分散在部门各个内设股室的审批事项按照职能归并的方式集中到一个股室,成立行政审批服务股。凡有行政审批职能,包括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必须归并到行政审批服务股。每个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股都成建制进驻到县社会服务中心,所有审批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集中。
“三到位”指的是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驻中心到位;行政审批授权到位,实现审批与监管职能分离;审批人员进驻中心到位。
“三分离”指的是:一是审批服务与部门管理决策相分离。行政审批事项与办理事项的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入驻中心的部门工作人员仅接受原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其他日常工作则接受县纪委(县监察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督和管理。部门选派能力强、业务精、服务好的工作人员常驻中心提供专业高效的审批服务,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的服务,权责更加清晰明确,既节约了行政成本也提高了审批效率。县纪委、监察局先进的电子监察系统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制度化管理,使窗口人员不能腐,也不敢腐。二是审批服务与部门执法相分离。把审批权与执法权分离开来,进驻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再参与部门执法行为,保障审批和执法的独立性,提高审批的透明性和执法的公正性,杜绝工作人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乱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三是审批服务与中介机构相分离。把中介服务从审批环节中剥离出来,所有中介服务进驻中心中介超市。
一站式指的是中心推行“一楼式办事、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全县所有具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都成建制进驻县社会服务中心;所有面对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集中在中心办理。各具有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实行“一站式办公”,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实现“一站式”办事。服务窗口的前移,部门围绕着群众转,集中统一办事,公开透明运作,充分发挥县社会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行政效能提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