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懈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全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统计,全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高出预期目标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21.1%和5.3%。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引进了新星轻合金材料、利元亨、杨森精密机械等一批优质项目,统实首条生产线、左右家私出口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1亿元,增长24.4%。
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首次入选全省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罗浮山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启动环罗浮山旅游经济带开发建设,开通两条环罗浮山旅游公交专线,实现了周边旅游小镇与景区景点之间的无缝对接,初步形成大罗浮旅游发展格局。惠州“中国旅游日”活动在罗浮山举行,万怡国际酒店、罗浮山嘉宝田温泉项目、公庄秋枫寨建成开业,罗浮山文化产业基地、缚娄古国文化大观园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全年接待游客761.45万人次,增长10.7%;旅游综合收入24.11亿元,增长18.2%。商贸物流业有新发展,引进了安华物流,富力商贸城、远望数码城等项目加快推进。
科技创新有新进步。全年获得各级科技立项项目45项,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组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6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全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778件和527件。
(二)农业农村经济日益繁荣。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新建国家级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2个,万亩甜玉米高产示范片1个,全年粮食产量16.12万吨,增长7.1%。落实农资直补、种粮直补、良种补贴4763万元,水稻、马铃薯种植实现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惠州市农作物新品种暨航天品种展示会。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快农业科技服务向村级延伸。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3家。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崛起。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模式的乡村旅游,推进实施“三变工程”,既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又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庄镇和横河镇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取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首批建设名额,确定澜石村、新作塘村等7个行政村作为示范片,建立各村建设项目库,已动工项目41宗。名镇名村建设推进顺利,长宁镇以及西群村、田牌村、旭日村和官山村等分获广东省名镇名村荣誉称号。
(三)三大需求持续扩大。
投资保持高位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68宗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2.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3.3%,其中,16宗市属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8.3%。在重点建设项目的拉动下,全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4亿元,增长23%,高于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80.99亿元,基础设施投资39.44亿元,分别增长24.7%和32.1%。
消费需求趋于平稳。组织县内企业参加惠州产品全国行济南展销活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三届云博会,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深入开展质量强县建设工作,着力建设平安市场,新建4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和5家药品平价商店。全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97亿元,增长10.5%,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充分利用广州产业招商推介会、粤台经贸合作交流会等大型招商平台,推进招商选资工作,全县全年共引进项目130宗,其中内资项目88宗,总投资284亿元,外资项目42宗,总投资4.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3亿美元,增长5.4%。
(四)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财税收入持续提高。全县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2亿元,增长24.1%,高出预期目标11.1个百分点。实现税收50.45亿元,增长10.6%,其中:国税收入25.59亿元,增长11.5%;地税收入24.86亿元,增长9.8%。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05.74亿元,比年初增长5.1%;贷款余额203.91亿元,比年初增长25.1%,贷款增速远高于存款增速20个百分点。成功组建中文博彩平台长江村镇银行,建成17个“信用村”,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覆盖率达到100%。
(五)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建设不断优化。稳步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累计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10个。全县全年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6万亩、森林碳汇工程1.51万亩、森林公园1个、森林家园11个、村庄(村道)绿化8个。成功入选中国十佳深呼吸小城和十佳宜居县,成为避霾旅游胜地。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全县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68%,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均完成市下达任务。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小河涌环境污染,清理关闭养殖场1047家。推进大气环境整治,升级改造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完成16台锅炉燃料替换及22台锅炉烟气治理工作,完成6家有机废气排放企业废气治理,淘汰黄标车3885台。
农村环境大为改观。以“美丽乡村·清洁先行”专项活动为抓手,实现“一村一点、一镇一站、一县一场”建设目标,“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常态化管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
(六)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县社会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实现了“一楼式办事、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在全市率先开通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并在网上公开晾晒“权力清单”。完成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深度开发,镇办事站建设全面完成。电子政务云平台项目基本完成。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推进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制度;全年完成“小升规”企业43家、“个转企”151家。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交易范围不断扩大,17个镇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全部挂牌成立。
城乡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三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户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确权农户1300户9400亩。社会组织加快发展,总数达到265个。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扎实推进,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评估,高考中考取得好成绩;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提高到950元、初中提高到1550元;华侨中学功能区、石湾中学新校区、珠江学院福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县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3463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9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9%,控制在计划目标内。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不断巩固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19元和482元,进一步完善孤儿供养机制、医疗救助体制。完成泥砖房改造1000户和华侨农场危旧房改造1000户。
文体计生事业加快发展。完成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按省一级站以上标准完成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共建有农家书屋371家,村级文化室377间,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人口计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6.03‰,控制在市下达6.6‰目标范围内。
平安中文博彩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开展“6+1”和“雷霆扫毒”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严肃整治“两违”。食品药品安全多元化治理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荣获省文明县城称号,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依托道德讲堂、经典频道、博仁文化学堂等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