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工作目标,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狠抓落实。首季全县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高,效益较好,改革较稳,协调发展较一致。但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等问题,将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年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地区生产总值96.95亿元,增长11.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5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5亿元,增长19.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38.65亿元,增长2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6亿元,增长10.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25.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4.67亿元,增长23.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5.96亿元,增长1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9.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25.38万平方米,增长48.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8个百分点。
9、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88.31亿元,比年初增长0.6%;贷款余额171.19亿元,比年初增长5.0%。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月)0.23亿美元,增长31.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1.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11、外贸出口总额(1-2月)3.21亿美元,下降2.9%,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8.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12、全县用电量10.35亿千瓦时,增长9.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7.58亿千瓦时,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发展较快,GDP增速高于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95亿元,增长11.6%,增幅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12.64亿元、50.68亿元和33.62亿元,分别增长4.1%、15.4%和8.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2.3:53.1:34.6调整为今年的13.0:52.3:34.7,第三产业占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从三大实体经济运行看,农业、工业经济均逆势增长。
1、农业生产迎难而上。一季度,虽然受禽流感及早春低温、台风和冰雹等异常天气影响,但全县农业生产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20.19亿元,完成增加值12.64亿元,均增长4.1%;全县肉类产量2.24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1.67万吨,增长3.7%;园林水果快速增长,实现1.98万吨,增长8.6%,水果主要有柑、桔、香蕉和番石榴,分别增长9.7%、9.2%、8.4%和9.3%。
2、工业经济快速发力。1-2月,由于受春节放假的影响,一些企业不能正常恢复生产,造成1-2月工业增长幅度较低。1-3月,全县工业企业快速发力,工业经济迅速回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75亿元,增长19.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1-3月全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化学原料和化学纸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主要行业完成增加值31.35亿元,增长33.2%,增幅快于规模以上企业13.6个百分点;二是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31.9%,快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2.3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2.54亿元,增长27.4%,快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8个百分点。
(二)运行质量较高,相关指标匹配一致
根据《广东省地区G D P数据质量评估办法》,GDP数据质量主要与税收收入、全社会用电量、运输总周转量、存贷款等相关指标的协调性综合状况进行匹配评估,从而反映G D P数据质量。从相关指标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全县GDP增长11.6%,税收收入增长18.6%,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5%(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9.8%),本外币贷款增长17.6%,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23.9%和24.3%。综合来看,GDP增长与相关指标的增长趋势高度一致,显示全县GDP运行质量较高。
(三)效益较好,财税、金融增长平稳
1、财税收入增速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25.8%,增幅比1-2月提高5.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8亿元,增长16.6%,增幅比1-2月提高10.9个百分点。国税收入4.67亿元,扭转1-2月负增长的局面,实现增长23.7%;地税收入5.96亿元,增长15%。
2、存贷款余额增长平稳。截止至3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8.31亿元,比年初增长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0.18亿元,增长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1.19亿元,比年初增长5.0%。
(四)协调发展较一致,三大需求齐头并进
1、房地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3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5亿元,增长2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7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4.0%,增长54.1%,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个百分点。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恢复性增长。1-3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36亿元,增长10.5%,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和1-2月提高0.3个和0.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5.7亿元、25.32亿元、0.21亿元和2.13亿元,分别增长12.7%、10.2%、16.5%和7.3%,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0.1个、3.2个和下降5.8个百分点。
3、外贸出口降幅收窄。截止2月末,全县外贸出口累计金额3.21亿美元,下降2.9%,降幅分别比1月份和去年同期收窄3.1个和8.9个百分点。
(五)改革较稳,经济增长潜力不断释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作出改革总体部署,正处于落实阶段。目前,全县上下正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乘着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强劲东风,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全县各镇均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县社会服务中心计划在5月份正式运行,全面实行“两集中三到位三化服务”政务服务方式改革,原来分散在部门各内设股室的审批事项将集中到一个股室集中审批,届时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限将有望从原来约300个工作日缩短到54个工作日以内。随着简政放权、 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镇城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潜力将得到不断释放,点燃经济内生引擎。
三、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一)工业持续增长压力较大。一是大型企业拉动乏力。去年产值前六名的企业中,有一家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关闭,其余五家除安品达(惠州)有限公司今年的效益会有所好转外,另外四家企业增幅不太。因此,大企业的拉动作用微小;二是新入库企业贡献有限。去年新入库的企业中,大多数都是亿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新上企业贡献作用有限;三是缺乏重点项目拉动。从今年项目运行看,一季度能投产的没有,其中,较大项目长飞投资有限公司项目预计在下半年投产,对一季度工业经济增长零拉动。
(二)第三产业增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业的拉动(一季度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15.6%,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8%),而这个行业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快速增长难以为继。另外,地税收入中,第三产业增长8.1%,低于整体地税收入增幅6.9个百分点,表明第三产业实体经济还没有根本性好转,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三)商务消费和餐饮市场仍较低迷。一季度,全县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分别只有5.6%和0.6%,远低于第三产业的整体增幅,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下降3.7%。
四、工作建议
一季度,在全国经济出现减速运行的大环境下,全县经济仍然取得了两数的增长,实属不易。下一步,建议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日投产,确保实现全年“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
(一)强化措施,抓好工业生产工作。一是对停产和半停产企业逐一排查,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纾解经营困难,提高运行质量;二是扩宽工业产品销售渠道,大力拓展国内销售市场;三是加大银企合作和对接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加大项目投资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做大投资增量,增强投资后劲,要重点抓好开工项目建设工作;二是积极盘活项目存量,认真清理停工和施工进度缓慢项目,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业主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快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培育和壮大一批批发零售企业,增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牢固竖立 “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新理念,利用石坝三黄鸡基地、罗浮山酥醪菜基地、福田菜心基地等优势,着手建设相应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形成农产品流通集散地,搞活流通经济,拉动经济发展;三是挖掘服务消费潜力,如家政、养老、休闲、文化、健身等居民生活服务业。
(四)加大城市品牌宣传力度和招商工作。充分利用罗浮山道教圣地和岭南古城的历史底蕴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和广为宣传罗浮山品牌,扩大中文博彩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力度完善博西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博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等智能制造业产业基地的投资环境,吸引工商业项目落户。
撰稿:邓燕锋、李春红、袁春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