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助力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紧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做好各项工作,整体经济运行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国税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等六项指标增长保持在20%以上;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用电量等五项指标增长保持在10%以上。另一方面,现代产业发展不快、投资制约因素凸显以及第三产业低位增长等问题仍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地区生产总值359.06亿元,增长14.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69亿元,增长2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155.61亿元,增长17.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7亿元,增长11.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0亿元,增长25.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18.88亿元,增长24.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17.68亿元,增长10.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6.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83.40万平方米,下降12.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60.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9、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月末)399.24亿元,比年初增长3.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贷款余额(9月末)200.31亿元,比年初增长2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79亿美元,增长2.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11、全县用电量38.99亿千瓦时,增长12.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28.66亿千瓦时,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前三季度,全县GDP完成359.06亿元,增长14.1%,增幅与上半年、一季度相比,分别提高1.5个和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2.5亿元、193.01亿元和133.54亿元,分别增长4.8%、20.1%和6.8%。三大产业结构为9:53.8:37.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79.8%和17.5%,分别拉动GDP增长0.38个、11.23个和2.47个百分点。
(一)实体经济稳中有进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0.58亿元,增长4.7%,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0.3个和0.6个百分点。五大结构实现全面增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4.9%、4.8%、4.3%、5%和4.1%。畜牧业产量平稳增长,生猪出栏量、家禽出栏量、禽蛋产品分别增长4%、4.3%和3.5%。
2、工业生产稳中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69亿元,增长23.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3.3个和3.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六大行业全面增长。增加值排前的六大行业均超过10亿元,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2.14亿元、19.32亿元、13.47亿元、11.54亿元、10.97亿元和10.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21.7%、49.1%、29.6%、40.8%和38.9%。
民营工业增长加快。前三季度,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68.29亿元,增长11.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9.1个和7.6个百分点。
3、服务业平稳发展。前三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33.54亿元,增长6.8%。其中,金融业增长最快,实现增加值6.36亿元,增长19.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为4.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余五个行业平稳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5.8%、2.1%、5.6%和5.8%。
4、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7亿元,增长11.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2个和提高0.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9.8%、11.7%、16.2%和8.8%,其中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的零售业零售额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步提高。
(二)经济效益保持向好
1、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收入23.90亿元,增长25.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是非税收入加快增长的拉动,前三季度非税收入8.27亿元,占比34.6%,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增长47.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9个百分点。
2、国税增速快速提升。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国税收入18.88亿元,增长24%,增幅达年内最高水平,也是自1-4月增速大幅下滑以来首次重回到20%以上增速水平,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7.9个和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34.4%的强劲拉动。分税种看,两大主体税种均实现超过20%的增长。其中,增值税14.09亿元,增长21.1%;企业所得税4.53亿元,增长34.4%。分行业看,制造业税收总量最大,完成14.97亿元,增长24.0%,占全县国税收入总额的79.3%,与上年同期持平。
3、企业经济效益提高。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13.48亿元,增长35.2%,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提高4.6个和4.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3%,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亏损额双双下降,亏损企业数量105个,下降5.4%;亏损额2.74亿元,下降21.7%。
4、金融机构贷款持续增长。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0.31亿元,比年初增长22.9%,增幅达今年最高水平,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提高7.4个和17.9个百分点。存贷比50.2%,为年内最高,也是年内首次突破50%。其中短期贷款24.33亿元,比年初增长65.9%;中长期贷款164.78亿元,比年初增长20%。分机构看,农商行贷款总量最大,9月末贷款余额89.72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重达44.7%;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5.64亿元,增长21.1%。
三、存在的问题
前三季度,虽然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但仍需注意到,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有待巩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容乐观,特别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现代产业发展缓慢
今年以来,受安品达等大企业负增长的影响,全县现代产业发展势头渐缓。前三季度,全县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84.94亿元,增长16.7%,增幅比规上工业低6.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6.5%,比上半年低0.6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5.46亿元,增长10.6%,增幅比规上工业低12.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4.9%,比重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放缓,制约因素凸显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7%,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也是自去年5月以来增幅首次跌破20%,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乏力的制约。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3.74亿元,下降3.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9.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下降30.4个和57.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4.5%,比上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下降5.6个和9.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方面,今年1月至5月,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均呈现负增长态势,6月、7月增速实现扭负为正,但8月又重返负增长水平。截止9月,全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1.15亿元,仅增长1%,增幅低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16.7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低位增长,后续增长乏力
今年以来,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一直处于9%以下的低位水平,且呈逐季减缓态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8.8%、8.2%和6.8%。前三季度增幅不仅比上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还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4个和2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三产业低位增长主要是受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幅回落的影响。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1.72亿元,仅增长5.6%,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0.3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96亿元,仅增长5.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
全县第三产业历来主要靠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拉动,在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全面滑坡和无新的行业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后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前三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53.74亿元,下降3.6%,是2013年6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9.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30.4个和57.7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销售继续回落。今年7月以来,全县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出现下滑,加之受上年基数较大及市生态园项目选址尚未确定的影响,前三季度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