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统计信息

2016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日期:2016-07-20 03:28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积极变化不断累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地区生产总值289.25亿元,增长11.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79亿元,增长15.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133.57亿元,增长19.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9亿元,增长10.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4亿元,增长13.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14.77亿元,增长13.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14.78亿元,增长33.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2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135.62万平方米,增长150.4 %,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0.1个百分点。

9.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87.53亿元,增长17.2%;贷款余额258.3亿元,增长20.2%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24亿美元,下降39.1%,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37.1百分点。

11.外贸出口总额65.05亿元,下降3.4%,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4.4个百分点。

12.全县用电量25.3亿千瓦时,增长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18.56亿千瓦时,增长3.4 %,增幅比去年同期扩大2.2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县GDP289.25亿元,增长11.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3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55.55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7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为9.153.837.1

(一)三大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1.农业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7.76亿元,增长2.8%;实现农业增加值26.52亿元,增长2.2%。畜牧业生产稳定。第二季度全县猪肉产量1.98万吨,下降0.2%。牛肉产量257吨,增长4.9%。家禽出栏量420.29万只,增长6%;家禽肉产量5589吨,增长6.1%。禽蛋产品672吨,增长4%

2.工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27.62亿元,增长13.2%;规上工业增加值152.79亿元,增长15.6%。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60.79亿元,增长17.9%,增速快于整体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重点行业贡献突出,拉动作用强。全县增加值前五的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9.62亿元,增长13.4%,对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为45.4%,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9.72亿元,增长9.1%。现代产业增长明显加快。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县服务业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房地产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37亿元,增长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8.76亿元,增长18.5%,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为32.6%,拉动第三产业增长3个百分点。各行业呈稳中趋快的发展态势,增幅均比一季度有所提高。其中,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18.5%13%11.7%11%,与一季度相比,增速分别提高8.8个、3.5个、6.3个和5.9个百分点。旅游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旅客472.98万人次,增长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72亿元,增长51.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

(二)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1.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57亿元,增长19.1%,增速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但比1-5月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运行中呈现出积极变化。受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21.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措施不断落地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较强支撑,增速持续提高。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17.4个百分点,拉动全县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提高3.5个和3.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增长25.8%,快于全部投资6.7个百分点,对下一阶段投资稳增长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房地产市场运行趋势向好。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释放了刚性需求,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投资性需求也产生影响,全县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良好。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逐月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19亿元,下降1.6%,降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收窄30个和22.5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773.53万平方米,增长6.2%,竣工面积27.76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面积135.62万平方米,增长150.4%,增幅比1-5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提高3.7个和83.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额62.66亿元,增长173.2%,增幅比1-5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提高2.6个和100个百分点。

3.市场销售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全县消费市场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完成86.41亿元,增长6.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完成5.12亿元,增长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0.99亿元,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与1-5月和一季度相比,增幅分别提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分规模看,限上、限下分别完成零售额14.49亿元和66.5亿元,分别增长2.2%和增长13%,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提高18.1个和23.5个百分点。

4.出口有所回落。上年以来,国际市场不景气、世界贸易深度下滑,今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出口总额65.05亿元,下降3.4 %,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4.4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1.工业效益保持较好水平。1-5月,全县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54.14亿元,增长11.8%;实现利润11.43亿元,增长18.6%;营业利润率为2.72%,比上年同期提高0.18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维持在13%-14%之间,上半年,全县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4亿元,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9.9%17.1%25.6%17.5%

3.金融存贷适度稳步增长。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7.2%,增速比上月末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7个和提高3.3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0.2%,增速比上月末和一季度分别提高2.4个和1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中,中长期贷款82.64亿元,比一季度末增加10.48亿元,比年初增加7.85亿元,促使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与此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棚改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稳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经济增长活力增强

1.非公经济较为活跃。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中,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146.2亿元,增长17%,快于整体规上工业1.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95.7%,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2.园区工业增长势头较为强劲。上半年,全县产业园区共实现增加值4.71亿元,增长23.1%,快于整体规上工业7.5个百分点。

3.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91.6亿元,增长48.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8.6%,比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

()改革效应初显

今年以来,全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营改增”有序展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积极推进,市场主体的潜力和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1.市场主体大幅增加。上半年,新登记私营企业1256户,同比增加279户,增长28.6%,平均每天新登记7户。新登记内资企业1097户,其中服务业企业571户,占总数的52.1%,有利于促进全县服务业发展。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开始显现。去产能方面,上半年,规上采矿业产值下降11%。去库存方面,6月末,全县商品房待售面积92.41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11.61万平方米,下降11.2%;比上年同期减少32.24万平方米,下降25.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比5月末下降12.3%,比上年同期下降29.9%。去杠杆方面,5月末,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6.2%,比上年同期降低5.1个百分点,杠杆率下降。

3.财政支出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07亿元,增长13%,增幅基本上与同期预算收入增幅持平;上半年预算支出占全年预算支出的52.6%,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增支与减税一起发力,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投资起到了补短板作用,通过将有限的财政金融资金主要投向公共服务与产品、资源环保、新兴产业等领域。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4.9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投资增长61.2%,快于全部投资42.1个百分点;能源投资增长58.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83个百分点。

三、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

虽然当前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畜牧业生产恢复缓慢。第二季度,全县生猪饲养量、出栏量分别下降2.2%0.2%。虽然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生猪养殖效益逐渐回升,但部分市场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加之生猪养殖具有周期性特点,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难有较快增长。禽类价格较为稳定,市场供需基本平稳,禽类养殖能否持续向好并不明朗。

二是外贸出口负增长。2016年,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是外部需求依然疲弱;二是外贸竞争优势转换尚未完全到位;三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更加凸显。今年以来,全县外贸出口一直呈负增长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外贸出口完成65.05亿元,下降3.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