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统计信息

春种粮食面积回升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春种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1-10-17 02:21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春种粮食面积回升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春种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来源:中文博彩平台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7-28

今年春耕生产,我县立足抓早抓好。通过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粮食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有效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今年春种粮食作物面积明显增加,种植结构得到较好的调整。 

一、春种农作物基本情况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发展加快

随着粮食直补、种粮综合补贴等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补贴力度的加大,我县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呈恢复性增长。据统计,今年全县春种农作物播种面积42.3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96万亩,同比增长2.3%。粮食面积21.57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68万亩,增长3.3%;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6.1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53万亩,增长3.4%;玉米播种面积4.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09万亩,增长2%;番薯播种面积0.2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03万亩,增长14.3%;大豆播种面积0.67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4.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为我县粮食生产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有增有减,种植结构有所改善

今年春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8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亩,增长1.4%。种植面积增加的经济作物有果蔗、蔬菜、木薯。其中面积增加较多的有果蔗、蔬菜,果蔗增加1756, 增长25.6%,蔬菜增加1971, 增长1.6%。面积减少的有糖蔗、花生、西瓜。其中糖蔗减少145亩,花生减少611亩,西瓜减少391亩,分别下降1.1%1.2%6.2%。从种植结构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小幅度增长,经济作物面积则有所下降,粮经比例由去年同期的50.549.5调整为今年的50.949.1, 种植结构得到较好的调整。

二、春种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春耕生产总体形势良好

今年春耕生产起步早,措施实,总体形势良好。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春耕生产立足于早。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早做好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的安排,积极主动做好春耕生产备耕工作。222召开了全县春耕生产会议,全县迅速掀起春播春种高潮,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了局起好了步;二是农作物面积稳中有增。据统计,全县春种农作物面积保持在42万亩以上,为稳定粮食生产,种植结构作了适当调整,重点增加水稻和甜玉米种植面积,经济作物则着重对糖蔗和花生调减;三是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了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建设投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四是农产品销售价格稳定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及早做好抗旱保春耕的各项工作,确保春耕生产用水

去年入秋以来,我县降雨量比正常年景偏少,特别是今年入汛以来,全县降雨量严重偏少,整个4月份降雨量不足30mm,不到正常年景的七成, 降雨量的严重不足对我县春耕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抗旱保春耕的各项工作,各镇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认真做好春旱的防御工作,一是对我县春耕水利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全县水库用水进行统一调配,以保生活保春耕为主,确保各种农作物能够适时播种和种植;二是加快在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扫尾工作,确保在春耕生产时发挥效益;三是加大抗旱资金的投入,仅农部门就购买了146台抽水机投放各镇,其他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支持各地抗旱工作。一系列措施为我县春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春种农作物播种不减反增,比上年同期增加0.96万亩,同比增长2.3%

3、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水稻比重

为确保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我县紧紧围绕“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秩序”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增加优质稻的种植面积。据了解,今年我县加大对水稻品种中优117、培杂泰丰、桂农占、黄华占等超级稻品种的推广。2011年是我县实施超级稻推广的第七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工作,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主动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各镇都要创建一个面积1000亩的水稻高产示范区,同时,县农业部门拿出100万元创建费对各镇进行支持和奖励。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区的推动下,水稻品种优化率得到了提高,全县种植优质稻面积达15.21万亩,占早稻面积的94.1%,同比提高1.7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直补政策”效应减弱。去年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拉动。今年以来这些政策得到了延续和强化,但是随着各种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在“直补政策”得到的实惠基本上被农资价格的上涨抵消了,特别是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冲击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业生产风险大。农业生产受到市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制约,农业生产一方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另一方面受到市场影响无法预测,在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时血本无归,在供大于求时物贱价廉,农业生产长期无法跳出这个怪圈,农民利益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四、建议

1、切实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调整国民经济投资结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额比例要适当提高;增加支农资金支出,提高财政预算内支农比重。其次,完善直补政策,扩大直补范围,由主要粮食作物扩大到油料、蔬菜、水果等。第三,要加强农资生产和销售的监控,抑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加大农业保险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目前农业生产规避风险的能力还很弱,对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还很强,保险行业涉足农业生产保险的经营少之又少,目前除能繁母猪有保险外,种植业、林业、渔业生产保险可以说是空白。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保险行业向农业险种扩展,开展和接受农民在农业生产的投保业务,帮助农民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同时要加大在农业生产信息的发布,及时向农业生产经营户提供农业生产信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农业生产,减少盲目投入,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撰稿:李伟方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