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彩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统计信息

开局良好 稳步促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

发布日期:2012-04-25 06:43 来源:本网 发布机构: 访问量:-
【字体: 收藏 打印

开局良好  稳步促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

——2011年中文博彩平台能源消费分析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解领导和大力指导下,全县各部门通力协助,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单位GDP能耗0.9626 吨标准煤/万元(2010年可比价,下同),下降3.67%,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进度的20.09%;单位GDP电耗1276.21 千瓦时/万元,下降8.4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332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7.8%,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一、能源消费基本情况及特点

()全社会能源消费情况。初步核算,全县能源消费总量331.35 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增长12.47%。一、二、三产业能源消费量分别为5.5万吨标准煤、183.4万吨标准煤、109.19万吨标准煤,产业消费结构比为1.6655.3532.95(不含居民生活用能)。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据统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合计50.3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7.76万吨标准煤,增长1.44%。能源消费品种主要集中在原煤24.54万吨标准煤,增长0.09%;电力20.51万吨标准煤,增长5.15%,这两大块能源消费品种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48.79%40.78%,其他只占10.43%。行业消费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最大,为11.9万吨标准煤,占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24.92%。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41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36.99%,产值能耗为0.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6.67%

(三)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全县综合能源消费一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1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9%,综合能源消费量24.05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的50.36%,产值能耗0.4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6.26%

(四)工业企业用水情况。全县工业企业用水总量8002.97万立方米,下降22.62%。其中地表水5636.8万立方米,下降26.92%,自来水2216.95万立方米,下降10.73%,地下水149.14万立方米,增长1.9%

二、能源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资源缺乏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缺乏的县区,九成以上的能源资源靠外地调入,因此,必须在抓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来节能,否则将制约我县经济发展。2011年,我县在全力抓好高端服务业发展,推动珠三角中心花园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GDP在三大产业构成中的一、二、三产分别为10.352.437.3,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一、二、三产的结构为1.6655.3532.95(不含居民生活用能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相对去年有提高,但第二产业为支撑的模式没有变,能源消费量大的模式也难以改变。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与能源资源缺乏的矛盾日益凹现。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减少原煤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才能真正做到解决好环境保护与能源资源缺乏的问题。

(二)节能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为完成“十一五”期间的节能降耗任务,我县采用了见效快、持续性短的节能方式方法,全县到20106月止,共关停13条立窑生产线,落后的小钢铁生产线也全部关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再采用这些节能方式方法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三)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品种比较单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品种主要为原煤、电力、及其他能源,其消费比重分别为48.79: 40.78:10.43,原煤消费比重占比高一时难以改观。

(四)新能源的开发利非常薄弱。到目前为止,除了极少数企业有用太阳能热水器外,目前还没有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新能源的,如使太阳能、风能等。

三、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期间的节能降耗工作从2011年已经全面展开,为积极寻求我县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起节能降耗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效机制,推动全县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此,建议节能降耗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推进结构性节能,迫在眉睫。我县经济已取得较快发展,三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变化,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县的节能降耗工作。因此,全力抓好高端服务业发展,推动珠三角中心花园建设,采取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加快发展高端酒店业、适度发展高端旅游地产业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我县能源资源缺乏的瓶颈,推动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节能长效机制势在必行。一是县节能相关部门依据能源法、上级节能政策对实施产业节能好的行业实施优惠政策,对产业中的高耗能行业进行限制。二是提高能耗、环境准入门槛。对高能耗、能源资源消费量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实行严格控制,相关审批部门要从源头控制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审批。三是建立专项节能基金。县财政部门将节能基金纳入财预算,充分发挥节能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起到既解决节能项目的运作难题又起到调动各行各业开展节能的积极性。四是将节能降耗工作的宣传深入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做起。

(三)节能模式应以粗犷型向精细型转变。在“十一五”期间,那些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面上的节能方式都已经用了,如工业企业中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立窑生产线、落后小钢铁生产线,使工业领域技术节能空间明显缩小。要想在“十二五”期间的节能降耗有所造就,必需得从细的方面着手,如同一企业或同一行业,加大资金投入,从技术节能着手,加大现有设备的用能技术改进,减少或充分利用好能源消费,杜绝滴、漏、跑的现象,只有从每一细节着手,才能更好地解决好节能降耗问题。

(四)大力发展新能源。针对地区日照时间长的特点,大力发展太阳能。

撰稿人:林长军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TOP】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