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稳中有忧实现预期目标仍需努力
—— 一季度中文博彩平台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税收、外贸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外贸进口、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全市第一。与此同时,支撑经济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工业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全县GDP76.76亿元,增长12.5%,增幅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8.96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6.49亿元,增长13.5%。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5亿元,增长15.8%,增幅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16.6% )0.8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26.42亿元,增长22.8%,增幅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2%)3.6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9亿元,增长13.8%,增幅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4.8%)1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9亿元,增长45.2%,增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3.5%)11.7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3.08亿元,增长19.6%,增幅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3.4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3.85亿元,增长18.3%,增幅同比下降30.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6.3个百分点。
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1.42万平方米,下降1.6%,增幅同比下降69.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6%)7个分点。
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3.37亿元,比年初增长0.5%,增幅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0.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04.92亿元,比年初增长2.7%,增幅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4%)0.7个百分点。
10、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月)0.17亿美元,增长19.6%,增幅同比提高 74.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1.3%)1.7个百分点。
11、外贸出口总额(1-2月)3.69亿美元,增长53.7%,增幅同比提高2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6.9%) 6.8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下,第三产业延续了去年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幅为13.5%,增幅快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2%,贡献率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从其内部构成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1-3月,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幅为50%,增幅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由于乡镇税收超收奖励增加以及从年初开始,全县推行公车改革,公车改革交通补贴收入拉动了一般公共服务的增长,从而直接拉动了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的增长。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投向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
一季度,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虽然负增长,但在佳兆业、保利以及名流实业等大型房地产项目投资的拉动下,全县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增幅达78.7%,连续9个季度实现了超过50%的增速,其中,最高的一个季度增幅高达109.7%,房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高达124.9%。受此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实现投资额26.42亿元,增长22.8%。与此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体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三产业投资增幅明显加快,比重不断提高。1-3月,第三产业投资19.86亿元,增长54%,比全部投资快31.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5.2%,比去年同期上升15.3个百分点。
(三)外延经济有所提升,出口增幅全市第一
年初以来,全县外延经济继续向好,1-2月,全县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4宗,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17亿美元,增长19.6%,增幅同比提高74.6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3位。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1-2月,全县外贸出口总额3.68亿美元,增长53.7%,增幅同比提高26.6个百分点,比1月份快12.1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一。其中:一般贸易出口0.69亿美元,增长31%;来料加工出口0.08亿美元,下降41.9%;进料加工出口2.91亿美元,增长68.7%。从出口地区来看,主要是集中在香港、韩国等亚洲地区,因此,欧美市场需求萎靡对全县外贸出口的影响有限。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地两税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9亿元,增长45.2%,增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13.8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契税、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共增收1.0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收总额的76.7%,拉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4.7个百分点。
国、地两税收入稳步提高。1-2月,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为42.7%,其中,外贸出口增幅更是高达53.7%。外贸进出口的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一季度,全县税收总收入6.94亿元,增长18.9%,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3.08亿元,增长19.6%,与去年同期的负增长对比,大幅提高了28个百分点;地税收入3.85亿元,增长18.3%。地税收入增长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的拉动,分别增长52.6%和50.7%。
三、存在问题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5亿元,增幅为15.8%,增速比1-2月下降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9.3个百分点。
2、贸易业增速回落。1-3月,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速为5.2%和-3.4%。受限额以上企业增幅回落的影响,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幅仅为5.3%,而住宿和餐馆业增加值的增幅更低,只有0.8%。
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工业投资负增长。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11.42万平方米,下降1.6%,是自2008年5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将影响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工业投资6.56亿元,下降23.3%,工业投资下降不利于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四、工作建议
1、加强部门沟通,形成预警监测机制。建议,政府牵头,按季度召开联合经济分析会,定时、定期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变“事后应对”为“事前预警”,确保心中有数。
2、加大第三产业统计力度。建议对各镇进行全面摸查,对达到上限额标准的商贸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批发业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500万元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以上),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笼子”,壮大第三产业规模。
3、加大对投资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的督促检查,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快推进,对尚未开工的要督促其及早开工建设。
附: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