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结构有所改善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县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呈回升态势,对比1-5月,12项主要经济指标有9个指标上升,其中,工业投资、房地产销售以及贷款余额三个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与月度分解任务和全年目标对比,除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三个指标达到分解任务外,其余7个指标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实现预期目标,仍需加倍努力。
一、基本情况
1、据市统计局核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5.31亿元,增长11.6%,增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0.0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75.34亿元,增长13.9%。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1.3:52.4:36.3调整为10.2:51.2:38.6。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97亿元,增长11.3%,增幅比1-5月提高2.4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78.53亿元,增长22.4%,增幅比1-5月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29.53亿元,增长28.2%;基础设施投资14.92亿元,增长29.9%。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8亿元,增长8.1%,增幅比1-5月下降0.5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4亿元,增长22.3%,增幅比1-5月下降0.3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10.23亿元,增长26.4%,增幅比1-5月提高4.2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10.9亿元,增长33.2%,增幅比1-5月下降3.1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55.46万平方米,增长67.4%,增幅比1-5月提高41.3个百分点。
9、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44.55亿元,比年初增长2.5%,增幅比1-5月提高4.9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39.41亿元,比年初增长12.7%,增幅与1-5月持平。
10、全县用电量21.33亿千瓦时,增长1.1%,增幅比1-5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16.1亿千瓦时。
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5月)1.29亿美元,增长11.8%,增幅比1-4月下降0.7个百分点。
12、外贸出口总额(1-5月)9.73亿美元,下降9.8%,降幅比1-5月收窄1.3个百分点。
13、旅游综合收入(1-5月)4.03亿元,增长35.9%,增幅比1-4月提高3.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一)经济结构有所优化,服务业比重有提升
上半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0.2:51.2:38.6,与去年同期的11.3:52.4:36.3对比,第一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有所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
第三产业增幅超过工业增幅。上半年,在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增长的拉动下,第三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34亿元,增长13.9%,增幅快于工业2.8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46.4%,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24.3个和2.6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提速。上半年全县民营税收13.08亿元,增长2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占全县税收总额的61.9%;全县122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产值170.14亿元,增长16.2%,增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68.1个和6.7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好转。从3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看,企业效益有所好转。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7.81亿元,增长5.2%;企业实现营业利润5.62亿元,增长39.5%,增幅比1-4月提高2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
(二)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有后劲
近几年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今年,全县188宗项目中,计划投资过亿元的有31宗,1-6月投资额过亿元的有3宗,累计投资额达12.88亿元。在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下,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78.53亿元,增长22.4%,增幅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年初以来,全县工业投资实现了高速增长。1-6月投资额为29.53亿元,增长28.2%,超过月度分解任务6.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也是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另一亮点。1-6月,全县基础设施投资14.92亿元,增长29.9%,超过月度分解任务9.9个百分点。
(三)民生投入继续加大,经济发展质量有提高
财税收入增幅超20%。年初以来,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连续6个月单月累计增幅超过20%,最高的1-2月,增幅为36.1%。1-6月,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4亿元,增长22.3%。其中:来源于税收收入9.19亿元,增长36.3%;非税收入3.45亿元,下降4%。税收收入占比为72.7%,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民生投入继续加大。今年年初,在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县政府郑重承诺,今年将投入5亿元,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目前,十件民生实事正扎实稳步推进,1-6月,全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以及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为9.3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2.3%。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幅。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跑赢GDP增幅。1-6月,全县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2948元,增长12.4%,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1.6%,增幅与GDP持平;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8553元,增长14.2%,扣除价格指数实际增长13.4%,快于GDP增幅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拉动,1-6月,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中,来源于工资性收入4648元,增长30.5%,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02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
(四)贷款余额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有动力
从全县信贷市场运行情况看,经济增长的货币支持继续加强,动力不断提升。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继续保持了两位的增长,1-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9.41亿元,增长12.7%。分月份看,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最多,为1.72亿元。金融机构信贷投资意愿加强,进一步说明了贷款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大。
三、存在问题
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经济发展总体仍属平稳运行期间,但要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的困难和压力需理性对待。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位增长。从上半年运行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高增幅为1-3月,增长15.3%,其中1-4月,1-5月均为个位数增长,1-6月增幅为11.3%,虽有所回升,但与往年较快的增速对比,仍属于较低位的增长。分析原因:一是大型企业产值下降。1-6月,全县产值最大的安品达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实现产值同比下降55.2%,直接拉低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4.5个百分点;二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欧债危机影响仍在深入,世界经济处于低增长水平,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企业也难于摆脱效益增长困境,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2家企业产值负增长超过50%以上;三是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重污染环境整治工作,其中,被整治关停的大部分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部分企业的整治关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增长。
二是消费市场回落。今年以来,全县消费市场整体呈回落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跌破两位数增长,最低的1-4月,增幅仅有7.6%,1-6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8亿元,增长8.1%,增速仍为个位数增长。消费市场回落原因:一是结构不合理。从1-6月市反馈的数据来看,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2.18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数据加上市反馈的多产业法人单位数据为13.34亿元,占21.4%,其余78.6%的份额为限额以下企业;二是中高档餐饮企业营业额大幅下滑。受公务消费减少以及市场竞争加大的影响,今年以来,大部分中高档酒店业营业额大幅下降。其中,帝都、食德福降幅甚至超过40%;三是个别企业停业的影响。天天商场在4月份停业装修,企业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消费的增长。
三是外贸出口负增长。去年,在安品达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出口增加的拉动下,外贸出口全年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水平,今年以来,在基数较大以及重点企业出口减少的影响下,外贸出口出现较大的下滑,1-5月,全县外贸出口额9.73亿美元,下降9.8%。下降原因:大型出口企业出口额不升反降,是全县外贸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1-6月,安品达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华通电脑(惠州)有限公司出、盛威尔(惠州)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惠州福和纸业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出口总额为2.38亿美元,负增长46.5%,占全县出口额的24.5%,其负增长,直接拉低了出口额增幅的19.8个百分点。
展望全年,一方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全县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主要表现为,一是,“三驾马车”一快两慢,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和出口增幅回落;二是,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工业增速回落。综合判断,全年全县经济运行将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有所体现,GDP有望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撰稿:余日光 李春红 刘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