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实现新方位下中文博彩平台新发展。全县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市统计局核定,地区生产总值331.03亿元,增长10.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26亿元,增长1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162.29亿元,增长21.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6亿元,增长13.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14亿元,增长10.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6.国税收入24.34亿元,增长64.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1.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6个百分点。
7.地税收入9.67亿元,增长16.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
8.商品房销售面积106.07万平方米,下降21.8%,比去年同期回落172.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
9.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63.35亿元,增长15.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324.91亿元,增长25.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
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35亿美元,增长48.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7.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9.9个百分点。
11.1-5月外贸出口总额63.25亿元,增长17.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12.全县用电量28.2亿千瓦时,增长11.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21.19亿千瓦时,增长14.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据市局核定,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31.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2%,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2%、13.7%和6.5%。上半年全县GDP增速高于全市2.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为7.5:56.4:36.1。
1.效益农业稳定发展。
近年来,全县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目标,着力提高特色化、精品化、标准化、生态化水平,全面促进蔬菜、果用瓜等效益农业稳步发展。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2.51万吨,增长3.4%。其中,豆类产量2.98万吨,增长4.5%;茄果类产量1.75万吨,增长5.3%。深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美丽畜牧生态工程、健康畜牧安全工程,畜牧产业稳步发展。生猪产能有序调减,效益良好。上半年,生猪出栏量41.25万头,下降1.5%。肉用牛出栏量0.56万头,增长4.3%。家禽出栏量856.87万只,增长6.9%。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5.08亿元,增长3.2%。
2.工业生产稳中有进,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9.26亿元,增长16%,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大、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5%、13%、21.2%。规上工业中,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实现增加值33.38亿元、11.26亿元和2.08亿元,分别增长16.2%、28.4%和29.8%,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0.2个、12.4个和13.8个百分点。
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5亿元,增长52%,比去年同期加快28.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3.04%,比去年同期提高0.53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稳步发展。
上半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9.55亿元,增长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3.1%,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全县商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邮政业、其他服务业等行业明显好转,其中商贸批发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4.1%和8.6%,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72.4%,比去年同期提高21.3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增长4.7个百分点。
(二)内外需协调发展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29亿元,增长21.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现代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1.5亿元和8.18亿元,分别增长73.3%和33.5%,分别快于全部投资51.8个和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82.44亿元,增长13.6%,高于全市26.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2.44亿元,增长14.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9.16亿元,增长44.1%,增速高于全市21.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
2.市场销售态势良好。
上半年,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6亿元,增长13.3%,增速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8.85亿元,增长25.3%,限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时尚商品、餐饮、旅游成为消费亮点。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数570.56万人次,增长20.6%;实现旅游总收入28.54亿元,增长52.4%。
3.出口贸易逐步改善。
今年以来,我县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回升的良好态势。1-5月,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3.16亿元,增长24.6%,增速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7个和2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63.25亿元,增长17.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进口总额29.91亿元,增长42.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6.4个百分点。
(三)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1.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县国、地两税收入合计完成34.01亿元,增长47.4%,其中国税收入增长64.8%,地税收入增长16.4%。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财政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4亿元,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97亿元,增长29%。财政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等八项支出合计33.43亿元,增长28.1%,占全部支出的76%。
2.金融市场形势持续改善。
上半年,我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34亿元,增长14.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金融市场形势逐步改善。一是存贷款保持稳健增长。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63.35亿元,增长15.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24.91亿元,增长25.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二是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6月末,全县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01亿元,不良贷款率0.9%,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金融环境持续改善。
3.“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成效。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18.81万平方米,下降20.4%,比一季度减少8.12万平方米。资产负债率下降明显,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短板领域投资加快,上半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1.7%,快于全部投资50.2个百分点。
4.新经济动能不断积累。
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引领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新产品、新服务等新动能不断积聚。一是新兴产业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79.09亿元,增长19%,增速高于全县规上工业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71亿元,增长7.5%,增速高于全部服务业增加值1个百分点。二是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上半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3.7%,增速高于财政预算支出4.7个百分点。三是网络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县限上网络零售额增长3.82倍,网络购物带动快递业务快速增长。
三、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是经济增长基础尚不扎实。上半年我县经济稳中有进,GDP增速居全市第2位,主要得益于工业较快增长拉动,但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在全市排位居后。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居全市末位,比去年全年后移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居全市第5位,比去年全年后移2位。经济巩固提升仍需努力。
二是工业企业资金回笼困难,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工业企业资金回笼困难,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22.68亿元,增长1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3.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部投资7.9个百分点。
四、下一步经济工作建议
(一)立足工业,以创新促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抓好平台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优秀工业企业来中文博彩平台投资,形成新的工业投资增长点。二是巩固电子信息产业链优势。从接受深圳等地的产业转移、开展代工到自主创新,不断巩固电子信息产业链优势,并延伸产业链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三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企业要加大对信息、技术、品牌、管理投入,拉长产业链,延伸产品生命周期,加快制造型服务业发展。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各类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检测认证、会展商务、科技成果转化、职业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等工业服务机构,发展先进制造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为工业企业提供技术应用服务。
(二)立足宜居宜业之城,以服务促发展。
近年来,全县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山水田园城市,201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是本外地人眼中颇具吸引力的城市。一要以城市品牌吸引更多人才。以旅游、会展为纽带,加强与省内外城市合作,以罗浮山养生、荔枝节、菜心节、甘蔗节等大型旅游会展等活动树立中文博彩平台城市品牌。办好大学小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人才配套服务。强化交通、污染治理,推动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发展,以宜居环境吸引高端人才、结构性领军人才来定居创业。二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注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性的推动和群众的获得感。一方面要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便利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梳理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确立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成为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好的城市。